摘自: 作者 Cheng GONG

从格物致知到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道层—“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是处于心学体系的顶层。它继承了中国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即 我心,我心即宇宙”的理念,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等,这些理念决定了心学体系的核心 思想,是该体系的“道”和“道”层。

有一次他和朋友登山,在半山腰上有一棵花开得正艳,一行人都围上去赏花,其中一位朋友就说:“这花儿 如此好看,与人的心无关,花开花落只是时间使然,怎么说“心外无物”呢?”王阳明回答:“当我们没有看到 这些花的时候,花和我们都是沉寂无声;当我们看到这些花时,花就已经在我们心中了,花的颜色也就开始明艳 起来。”其含义是因为你心中有了花的概念后才知道此艳丽的花。如果你是婴儿,因为心中没有花的概念,所以 花开花落对他而言是没有感觉的,即沉寂无声。所以得出了这个结论:心中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此观点延伸到 对宇宙的认识,即“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心即理”:理在心中,只有心中有理才是理。其中理是天理、规则和本性等。

通过修炼自身的心灵可以了解宇宙运行的真理和规律,强调了个人内在心智和宇宙整体的联系,是心学思想 的重要基础。没有私心杂念所遮蔽本心是完全符合天理和天性,这个本心自然就拥有仁义礼智信,自然对外部事 物有着一种符合天理规律的反应。而且此“理”不仅仅指的是天理和人道等,还包括真理和价值理念等。这些内 容尽管从他的理论上没有提到,但是在先生实践中可观其道。

其中的“理”来自格心,是需要不断反省和求索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此理。“心”和“理”是共存关系,如 果到了心外去寻求就不存在此理。也就是说,任何问题只有从自己的内心去求索才有意义,而从外部环境中去寻 觅只是徒劳。这是心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对社会哲学来讲具有普遍性的属性。

然后强调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等,进一步明确了心和理、心和事以及心和物等的相互关 系:理只有存于自己的心中才为理。只要心中有善、真和美的存念,那么看到心外所有的事和物也是善的、真的 和美的,反之也然。这是因为人类对所有外部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他人和自己过去的经历、知识和思维等获得, 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局限性而导致主观性。例如:在父母告诉我太阳是红色的后我才知道;在老师告诉一加一等 于二后才知道等等。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均为主观存在即通过人的认知而获得对某实体的 认识。这是因为只要有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个认知是由这个人的主观认识所产生,而一个主观认识 去推导出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果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在社会学领域,心外的“物”就是客观存在,对于你和你的 心而言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只有你的“心”中有了某“物”后,才有意义和价值。

在你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后发现太阳是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你的手臂接近火源时会有烫的感觉;你觉得自己 生活过得很苦;你看到天空是蓝色的等等,都是你对世界的认知所形成的主观存在,就是因为有了“你”才有了 世界的认识,如果哪一天“你”不在了,那么你的世界也就不存在。所以所有心外的事和物都和你的“心”中有 没有有关,心中有就有,心中无就无,这里的“有”包括对事和物的感觉和认识。你自己觉得很富有,那么就是 再穷也是富有的;你自己觉得很健康,即使生患重病也是健康的;你自己觉得很快乐,即使很痛苦也是快乐的等 等。也就是说“心”中有就有,“心”中无就无,和心外的事和物有无关系或者关系不大。

所以说“心即宇宙”,因为你的一生经历就是心中不同感觉和感受的一生。有的人感觉一生是惊心动魄;有 的人感觉一生是平淡如水;有的人感觉一生是浑浑噩噩;有的人感觉一生是悲催凄凉等等。所有这一切均为“心” 的产物,是不同的“心”产生不同的结果。

爱尔兰哲学家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 年 3 月 12 日—1753 年 1 月 14 日)提出了“存在就是 被感知”,其意思是世界的存在完全是以感知世界的独立生物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没有感知个体,那么世界 也就不存在。他把感知和存在建立了同一性,意思是没有人的感知世界就不存在。其中的“感知”为心中所知,和心学中的“心”的含义是一致的。

古代中国哲学家孟子在《孟子·告子上》言:“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心这个器 官有思考的能力,思考了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无所得。”。此得可以理解物质和精神财富。另外孟子的“心为思 之官”是受到了当时的科学发展限制以为心是人体思考的器官,显然这是一个缺陷。现代科学证明大脑才是为思 考的器官,但是目前在中文的文字体系中还是采用“心”来代替“大脑”的习惯。

德国哲学家维根斯坦所言:“我的语言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 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于是,“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用语言能描写着世界,不能被描写的便不属于我的世界,世界在它被语言所描写之前(假如我们能假设预先存在 的世界)并不是我的世界。当我创造了世界的构象,便是创造了语言和世界的逻辑同构关系,语言和事实便是一 一对应的。由于语言内涵也是来自于我的“心”,所以语言也是心的范围。

表面上看心学的理念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和佛学的基础上,实际上已经超脱了其范畴,完成进入了整个社会哲 学领域,显示了其哲学体系的广泛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总之,“心即理”为道,“心”是万势之源,是为因。

德层—“致良知”

心学的第二层核心观念是“致良知”。

“良知”是指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道德。王阳明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良知”,能够辨 别是非善恶,只是由于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影响而被遮蔽或侵蚀,导致行为偏离道德。因此,“致良知”就是要通 过自我反思和修炼,唤醒并实现这个内在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这一过程需要人们不断地审 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去除私欲和杂念,通过自我反省和修炼,恢复和提升内心的道德觉悟,达到内心的宁静和 清明。

“致”,其含义除了达到外,还有一个反省和反思过程,需要有不断地去恶的想法,目的是形成良知后为行 为的产生确定其运行趋势,确保预期的结果。如果未达到预期的结果,那么需要再“致”。

“致”的方向是由“道”(心即理)到“德”(致良知),是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把“道”(无)推向“德” (有)的过程,顺从本心,由心而发,合乎天理,直至良知。也就是不再受到一切外部环境干扰和影响而得到的 “良知”,属本性。而心学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等,这是对“致”的具体化描述的结果。

总之,“致良知”属于心学体系中的“德”层,是成势之策。

行层—“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在致良知后去实践。就是在良知成形后的思维推动下,沿着其确定的方向进行实践,将认知 与实践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保持一致。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付诸 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并真正地将所学应用中,形成自己的 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此“知”不仅仅理解为知道和知晓等含义,还包括其广度和深度,如真知、高见和灼见等。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提及到知的时候,就包含了行, 当说到行的时候,也就有了知,知行一体。

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恶念就是心中有贼,需要格心来达到至善的境界。外在的敌人我们容易 战胜,但内心的敌人则很难战胜,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心。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摘之《道德经》)。说的是认识他人是一种智慧,认识自己 是明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自己”,是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一句著名箴言,直截了当的告 诫世人,认识自己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情。

是心学体系中处于第三层的内容:行层。

“知行合一”为心学体系中的“行”层,是依势成流,自然生果。